患者黄某,男,46岁,患慢性肾炎,尿毒症,脑出血恢复期(失语)。由ICU病房转入肾脏内科病房,目前使用左侧股静脉临时导管过渡透析。因右上肢肌力0级,不宜在右上肢建立血管通路,拟于左上肢建立长期血管通路。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医师钟文渊查看病人后指出,黄某前臂血管管径纤细,肘部扎止血带3分钟后前臂静脉仍僵硬无明显扩张,血管条件差,无法行腕部内瘘。床旁超声显示患者近肘部下穿静脉符合建立高位内瘘的指标,该方案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。
该手术利用穿静脉与肱动脉端侧吻合建立内瘘。因高位瘘流量大,利用穿静脉做吻合可以起到限流作用,避免并发心衰和静脉瘤样变的风险。术中首先分离穿静脉,进一步证实黄某穿静脉管径及长度满足手术条件,然后切断穿静脉,行远端结扎,肱动脉纵切4mm后,与穿静脉近端做侧端吻合,使用降落伞式缝合法。手术用时70分钟左右,术中出血10-20ml。吻合完毕,上臂头静脉及上臂贵要静脉震颤良好。内瘘成熟后,上臂的头静脉及贵要静脉均可以用来穿刺,为黄某预留出更多的血管通道。
黄某家属说:“得了这个病,光有钱是不够的,一般医院处理不好。以前听说成都才可以治,现在好了,在彭山就能享受这么好的医疗技术,我们全家发自内心感谢彭山区人民医院。”
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病人的“生命线”,是人为制造的“发于心脏、止于心脏”的一个闭环(把一根动脉和静脉通过血管吻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),是一种非生理的病理状态。从战略角度分析,这是一种典型的“丢卒保车”的策略,以小的损失(血流动力学改变、心脏功能受损、窃血以及其他可接受的损失)换取更大的胜利(患者能够长期存活)。在这种病理状态下,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:内瘘的流量是充足的,能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;同时,操作是方便的,护士很容易就能够穿刺成功;第三方面当然是并发症越轻微,越少越好。
钟文渊,男,37岁,副主任医师,眉山市肾脏内科专委会委员,从事肾脏内科、普内科临床一线工作14年。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崔天蕾团队、四川省人民医院何强团队、河北医科大学张丽红团队等国内知名血管通路大咖指导下进修学习。擅长:血液净化、慢性肾脏病的管理、个体化处置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问题,包括建立桡(尺)动脉-头(贵要)静脉标准内瘘、肱动脉-肘正中(下穿)静脉高位内瘘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、长期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等通路;介入微创治疗处理内瘘狭窄和血栓并发症;尤其擅长床旁超声在血管通路中的运用(动静脉建立前血管条件评估、术中介入治疗、术后血流量监测),避免遗漏可利用的血管,大大提高了复杂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。2018年9月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(张丽红教授团队)学习归来,同时把床旁超声技术带回血透室,现已成功完成标准内瘘、高位内瘘、内瘘再造修补术共计110余例,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60余例,长期Cuff中心静脉导管12余例,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4例。